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共分甲、乙、丙、丁型四种,其中甲型流感病毒致病力最强。流感病毒常常发生变异,例如甲型流感病毒在人群免疫压力下,每隔2~3年就会有流行病学上重要的抗原变异株出现。
一、传染源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成人和年龄较大的儿童患季节性流感(无并发症)期间,病毒在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6天。住院的成人患者可以在发病后持续一周或更长的时间散播有感染性的病毒。
二、传播途径
流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污染病毒的物品也可能引起感染。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4天,平均为2天,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亦可发生在一般人群。
四、流感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一般为突发高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咳嗽、咽痛、流涕、鼻塞、身体疼痛、寒颤、疲乏、腹泻、呕吐等症状。流感起病急,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流感,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
五、流行性感冒与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流感和普通感冒都是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均易发于冬春季节,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呼吸道症状,但两者又属于不同的疾病。
普通感冒的病原可以是病毒(非流感病毒,如鼻病毒等),也可以是细菌,多数由病毒引起。普通感冒对人体的影响通常局限于呼吸系统,如鼻塞、流涕、咳嗽、咽痛、甚至发热,一般数天后便可痊愈。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其症状可影响全身,包括高热(39~40℃)、畏寒、头痛、头晕、乏力、浑身酸痛等中毒症状以及咽痛、干咳等呼吸道症状,但卡他性症状通常不明显。重症流感可引起肺炎及其他并发症,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六、流感高发季节如何预防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应及时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及早就医并居家休息,患者居家隔离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流感样症状患者去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责编:唐先彬
来源:湖南省卫健委健教中心
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召开 梁志平主持
梁志平在楠木坪镇调研督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梁元和在县产业开发区调研
梁元和赴芷江镇督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梁志平带队调研“三大盛会”观摩线路工作
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召开
梁志平调研督导重点项目建设和安全生产工作
梁志平在芷江镇讲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下载APP
分享到